税务风险
综合
涉企谣言损“生命线”!安徽速查两案,传递“网络非法外之地”信号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  来源:小颖言税 
免责申明: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,不得转载;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,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,如对转载、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(tfcj@tfcjtax.com,051086859269),我们将及时处理!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;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,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、立场,我们不对其准确性、合规性负责!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,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!

涉企谣言损“生命线”!安徽速查两案,传递“网络非法外之地”信号

 

近期,安徽警方依法查处了两起涉企网络谣言案,一起是宋某某因泄私愤注册47个账号,编造了3000余条汽车品牌谣言;另外一起是陈某为博取流量,利用AI技术生成200余篇关于洽洽食品“质量问题”的虚假文稿。从警方通报和报道的内容来看,两起案件均以虚假信息打击了商业信誉这一企业“无形资产”和“生命线”,破坏市场秩序。

两个案件中,洽洽瓜子作为我们从小就在吃的本土特产,承载了我们儿时的美好记忆,它作为安徽本土培育的知名品牌,也承载着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荣光;而被造谣的某汽车企业关联上下游零部件生产、销售、售后等万千就业岗位,谣言扩散后,迅速引发消费者咨询量激增、经销商退单等连锁反应,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益,更传导至产业链引发市场焦虑。

令人欣慰的是,谣言事件发生后,安徽省有关部门迅速进行了处置,公安部门调配警力连夜梳理平台数据、固定传播轨迹,仅用数日便锁定涉案人员身份并依法开展调查处置。同时,相关部门同步行动,协助排查线索、切断谣言传播路径。最终,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宋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对陈某依法进行了行政拘留,差异化的惩处措施既体现了法律适用的严谨性,更清晰传递出“网络不是法外之地”的鲜明导向,释放了“损害企业权益必付代价”的强烈信号,表明国家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,彰显了国家以法治维护营商环境、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。

两起涉企谣言案的查处,既是一次成功的舆情处置案例,也是一堂深刻的普法教育课。对企业而言,诚信经营、合规经营才是长久发展、健康成长的“护身符”,只有严把产品质量关、服务关,才能赢得消费者长期信任。在此次谣言传播中,但凡企业在日常中有不合规的地方,就不可能全身而退;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吃瓜群众来说,要理性吃瓜,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讯息,要有一定的分辨力,多一份理性判断、少一份跟风传播,不盲目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,不被“标题党”误导传播虚假内容,更不能被情绪裹挟编造谣言,最后让自己“身陷囹圄”。

令人庆幸的是,在这两起案件中,两家企业在发现谣言后,没有选择 “沉默忍耐”,没有选择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,而是第一时间固定证据、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,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“理性维权”的好榜样。

网络空间绝非谣言滋生的温床,企业信誉更容不得恶意践踏。安徽此次高效查处涉企谣言案,既为受损企业撑起“法治保护伞”,也为市场秩序筑牢“防护墙”。同时,它也提醒企业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告诫公众要守住理性底线不盲从。只有守住这一底线,才能共同守护好公平、诚信的市场生态,让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有活力。

 

扫一扫,打开该文章

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>>
【打印】      【关闭】
版权所有:天赋长江(无锡)税务师事务所
地址: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
电话:0510-86855000 邮箱:tfcj@tfcjtax.com
苏ICP备05004909 苏B2-20040047